維生素D主要由人體皮膚經紫外線照射合成,少部分從食物或補充劑中攝取,又稱“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作用有調節鈣磷代謝,對骨骼鈣的動員,促進腎臟重吸收鈣,參與多種細胞的增值、分化和免疫功能的調控過程、增強胰島素的功能。
維生素D缺乏可以導致佝僂病的發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主要高發人群為2歲以內嬰幼兒(尤其是3—18個月)。如果你的孩子在3—6個月內出現多汗、枕禿、易激惹、夜啼、顱骨軟化(乒乓球頭)等癥狀,6個月以上的孩子出現方顱、手足鐲、乳牙一歲左右才長出,抬頭、坐、站、行走都較晚,就要注意及時帶孩子做維生素D檢測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怎樣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1、合理喂養,提倡母乳喂養并實時添加輔食,補充富含鈣、磷的食物,如:蛋黃、牛奶、酸奶、深海魚類等。
2、家長做好各年齡期兒童保健和護理,定期進行預防接種,積極預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瀉、貧血等急慢性疾病。建議有癥狀體征的每3個月檢測一次維生素D,以便及時調整維生素D補充方法及劑量。
3、盡早開始曬太陽,尤其是早產兒、雙胎及人工喂養兒或者冬季出生小兒,于出生后數天開始,即應補充維生素D400—800IU/d(20—25ug/d),三個月后改為400IU/d(10ug/d).
4、嬰兒期預防:嬰兒期生長發育較快,是佝僂病的高發年齡,盡量保證每日戶外運動2小時,給予預防量維生素D(400 IU/d)口服,及時添加富含維生素D的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