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胃癌是我國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居各種惡性腫瘤之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措施之一 。目前胃癌和其他胃部疾病的診斷仍需通過胃鏡和組織病理學診斷才能確診,然而由于胃鏡的痛苦較大,往往不為患者所接受,易導致延誤診斷和治療。近年來,血清胃蛋白酶原(pesinogen, PG)含量的變化與胃癌和其他胃部疾病的關系以及其作為初篩手段在胃癌篩查中的應用已引起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日本學者研究發現PG可作為癌前病變高危人群和胃癌血清篩查指標 。我們應用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檢測胃癌及其他胃部疾病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含量,觀察PGⅠ/PGⅡ比值的變化,探討PGⅠ、PGⅡ作為胃癌的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可能性。
材料和方法
一、檢測對象
連續選取上海市青浦地區 2009年10月至 2010年5月期間因上消化道癥狀進行胃鏡檢查并經病理確診的患者145例,其中胃癌患者28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68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20例、胃潰瘍患者29例。所有檢測對象在檢測前2周內無特殊用藥史,并排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須立即治療者。
二、方法
取受檢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后迅速冷凍,保存于-20 ℃冰箱中待測。PGⅠ、PGⅡ含量檢測采用美國雅培公司生產的試劑盒(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由雅培I200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儀進行測定,計算PGⅠ/PGⅡ比值。
三、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所得數據以 x− ±s表示,多組之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一、不同胃黏膜病變患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測定結果
二、與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比較,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潰瘍組血清 PGⅠ/PGⅡ比值有所下降( P<0.05),胃癌組血清 PGⅠ/PGⅡ比值明顯下降( P<0 .001),見 表1。
三、不同胃黏膜病變患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的均值比較
四、與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組相比,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和胃癌組血清PGⅠ/PGⅡ比值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萎縮性胃炎、胃癌及胃潰瘍3組之間PGⅠ/PGⅡ比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見 表2。
討論
PG是由胃部分泌的參與消化的胃黏膜特異性功能性蛋白酶即胃蛋白酶的無活性前體,分為 PGⅠ、PGⅡ 2個亞群。PGⅠ主要由胃十二指腸潰瘍底腺的主細胞和頸黏液細胞分泌,除來源于上述細胞外還來源于幽門腺及十二指腸腺,大部分PG進入胃腔,但也有少量PGⅠ透過胃黏膜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可從血清中檢測到。血清PG含量反映了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態和功能。有研究表明,胃黏膜不同部位的病變和嚴重程度,包括胃黏膜萎縮、潰瘍糜爛及惡變均與血清PGⅠ含量、PGⅠ/PGⅡ比值變化有關 。有國內、外學者認為聯合測定PGⅠ、PGⅡ及其比值可起到胃底腺黏膜血清學活檢的作用 。但同時有研究也顯示血清PG含量在人群中的分布受到年齡及性別的影響,差異較大。在應用血清PGⅠ、PGⅡ作為胃癌初篩指標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差異和其偏態分布特征 。
由于在結果統計分析中本研究發現不同胃黏膜疾病患者的血清PG含量明顯高偏離正態分布,可能與受檢人群的年齡、性別、飲食及地區的差異以及胃黏膜的損傷程度有關,因而無法比較不同胃黏膜疾病患者血清PGⅠ、PGⅡ含量的變化與胃黏膜疾病的關系。然而不同的胃黏膜疾病患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的變化卻不受人群差異的影響。因此,通過比較不同胃黏膜疾病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比值對胃黏膜疾病初篩有一定的意義。Correa[ 6]提出的腸型胃癌發生的多步驟假說,即從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腸型胃癌的病變過程。因此,本研究以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作為對照組。研究結果顯示,與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組比較,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潰瘍組血清PGⅠ/PGⅡ比值有所降低( P<0.05),胃癌組血清PGⅠ/PGⅡ比值明顯降低( P<0.001);慢性萎縮型胃炎、胃癌及胃潰瘍3組之間PGⅠ/PGⅡ比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PGⅠ/PGⅡ比值下降是萎縮性胃炎的標志。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變。當發生萎縮性胃炎時,腺體和主細胞的數量減少,被幽門腺或腸上皮化生代替,引起PGⅠ分泌下降,而PGⅡ含量保持穩定,這可能與分泌PGⅡ的細胞分布較廣有關 。一些資料顯示,致癌因子使胚細胞中PG原基因受損突變,從而失去了分泌PGⅠ的能力,使PGⅠ分泌持續下降;而PGⅡ主要由成熟的腺細胞產生,與癌細胞的分化關系不大,故PGⅡ變化不明顯。因此,胃癌組血清PGⅠ/PGⅡ比值明顯低于正常人群 。胃潰瘍患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升高,但在癌變患者中PGⅠ/PGⅡ比值是降低的。本研究中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癌組PGⅠ/PGⅡ比值均低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組( P<0.05、 P<0.001)。因此,血清PGⅠ/PGⅡ比值明顯降低可作為胃癌及癌前病變的一項血清學診斷指標。
綜上所述,檢測血清PGⅠ/PGⅡ比值的變化對胃部疾病的診斷具有多方面的臨床意義。
作者: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費鳳英, 王金金, 祝新華, 龔倩, 林見敏